涼茶舖 (RT56)
自 1842 年香港開埠後的數十年間,雖然當時設有數間西醫院,但華人普遍抗拒西醫治療,始終對中醫藥較為信任,因此,往往依靠飲用涼茶以防治疾病。早期的涼茶舖是以家庭作業模式為主,獨沽一味賣涼茶,多數是「前舖,後工場」的格局,店前放滿一碗碗涼茶,店內有數張桌子,顧客可以坐下、或者站在舖前喝涼茶。店後則設有煲涼茶的廚房,涼茶煮好後,隨即倒進舖前的大銅壺內保溫備用。上世紀五、六十年代,香港人生活條件欠佳,唱機和電視尚未普及,但涼茶舖大都設有點唱機、電視機,所以涼茶舖便成為普羅大眾消閒、社交的平價娛樂場所,只要付出一、兩毫,便可一邊喝涼茶,一邊享受視聽之娛樂。現在新式的涼茶舖,除了涼茶之外,還兼售其他保健食品如龜苓膏、生魚野葛湯等,甚至茶葉蛋、點心和甜品等小吃亦一應俱全,務求以多元化的產品吸引顧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