港鐵-輕鐵四期 (RT43)

輕鐵,全稱輕便鐵路,是新界西北地區公共交通系統的重要一環,擔當著雙重角色,一方面為屯馬綫乘客提供接駁服務,另一方面亦是新界西北區內(屯門、元朗及天水圍)重要的路面軌道公共交通工具。九廣鐵路在1984年中開始興建輕鐵,而第一期系統於1988年通車。至2003年,輕鐵網絡已經覆蓋了元朗,屯門及天水圍地區。2007年中,九鐵公司增購22架新輕鐵車廂(第4期列車)以應付九龍南線啟用後的乘客量增長。輕鐵四期是兩鐵合併後接收的第一款輕鐵列車,於2009年首次投入服務,列車車身以白色為主,配襯淺紫色和鮮綠色條紋。座位則由以往的橙色轉用紫色和綠色,並加設輪椅專用位和安全帶。




Image_8
on offset direction: 1, // 1: clockwise, -1: counterclockwise color: '#fff', // #rgb or #rrggbb or array of colors speed: 1, // Rounds per second trail: 60, // Afterglow percentage shadow: true, // Whether to render a shadow hwaccel: true, // Whether to use hardware acceleration className: 'spinner', // The CSS class to assign to the spinner zIndex: 2e9, // The z-index (defaults to 2000000000) top: '50%', // Top position relative to parent left: '50%' // Left position relative to parent }; spinner = new Spinner(opts).spin(target); console.log("loading inside spinner: " + spinner);

大排檔

大牌檔又稱為「大排檔」或「茶檔」,是源於香港在十九世紀中葉設立的小販發牌制度而出現的一種食肆,當時在香港島和九龍的舊區街道十分常見。這類在街頭露天經營熟食的大牌檔,因為食物種類繁多而且價格低廉,上菜效率很高,無論是早、午、晚、宵夜時段,食客點餐後不用多久就可以進餐,十分符合香港人急促的生活節奏,所以深受草根階層歡迎。以前的大牌檔多數由鐵皮和木板砌成,再以帆布搭建而成的上蓋,構成半開放式的廚房和鋪面,在鋪面周圍擺放有多張可收摺的桌子,有部分桌子更露天擺放,甚至佔用路面。大牌檔是香港飲食文化的傳統特色,雖然其因為經濟發展而日漸式微,但近年日漸受到社會重視及開始加強保育的工作,讓這種香港飲食文化得以延續。




Image_8